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32章,战争的哲理 (第7/9页)
过亏后,日军搞出了一些歪门邪道的反坦克武器。 例如三式反坦克手榴弹,手榴弹整体为圆锥形,由麻布包裹着的外罩,引信,钢制椎体以及爆炸药构成。 当扔出去的反坦克手榴弹头部撞到坦克表面时,位于尾部的引信就会因为惯性作用而被触发,最终引爆整个手榴弹, 可这就像一枚榴弹在装甲边上爆开,缺乏穿甲能力,不痛不痒威力差强人意。 还有一种昭和男儿快乐棒——反坦克刺雷。 在一根长杆前端装有圆锥形雷体,最前端还有尖刺,使用者手持长杆直刺坦克装甲。 这种外形与作战方式,不由让人怀疑是冷兵器时代穿越而来的武器,并被冠以一个非常贴切的名称——突刺爆雷。 刺雷的作战方式与日军崇尚的”白刃突击”如出一辙。 日军士兵首先以水平状态大力撞击装甲,触发引信,引爆雷体,进而摧毁目标。 由于使用瞬发引信,使用者根本没有时间退出爆炸杀伤范围。 日军曾有士兵询问反坦克竹竿爆炸后,自己该如何幸存下来这个问题,结果是被日本军官按在地上打了小半个小时。 但是威力还不错。 根据日军测试,当刺雷以九十度角撞击目标时可以击穿150毫米均质装甲板,当撞击角度为六十度度时则穿甲厚度也有100毫米。 1 虽然刺雷威力足够,但只有在接近川军团步战车一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